截至目前全國有各類國家級、省級開發區1500多家,地方園區超過5000多家。各類園區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如何提高園區經營管理能力,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如何運用信息化將傳統的園區“成本中心”轉型升級為新型“利潤中心”;如何實現多園區協同運營及管理輸出,已經成為各先進園區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而構建集投資管理、運營管理與數字化、信息化相結合的四位一體的“幸福園區”已然成為高端園區經營管理集團的首選建設目標。
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聚集的重地。通常由園區管理者(管委會或投資運營公司)以及入駐企業等主體構成。為了能夠高效地吸引相關產業企業入園,園區管理者必須加強自身的管理,同時要為入駐企業提供與生產經營和生活配套有關的創新性服務。
用友園區行業整體解決方案能為園區管理者提供人、財、物等資源的集中管控,以及各項業務的管理。涉及建設期間的項目投資、合同、進度等管理;運營期間的招商、物業等基礎性服務管理,同時能為入駐企業提供創新性信息化云平臺服務。讓企業能快速入駐、高效生產,解決入駐企業在物流、資金、人才、產業鏈、政策及環境配套、IT訴求等方面遇到的問題。
您可以根據園區建設和招商進展,以及根據企業對園區的管理模式不同,如集團管控模式以及單一企業管理模式,來選擇不同的子方案。最終所有信息化系統都能在統一的信息化云平臺下整體、高效運行。
一、現有企業園區安防的技術現狀與需求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對現代安防向數字化、高度智能化發展的呼聲愈來愈高。很多廠家對這一領域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把一些現有技術的設備經過簡單改造,再通過合理的集成手段實現部分的智能化。但礙于技術手段的局限性,并不能做到質的突破,并且集成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整套系統的運行效率。同時各個廠家所生產的設備一般通訊協議不同,整合時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很多到最后就成了不同廠家產品的簡單安防功能組合,這不僅有違提升安防技術先進性的初衷,更讓使用者因諸多產品的使用問題而卻步。安防系統應著重解決報警靈敏度與最大限度減少誤報的關系,例如:通過對感應器的編程或自動身份識別,區分主人與入侵者;庫房安防系統應包括火災報警系統;重視產品及系統的易用性、簡單化。應用科技的目的應使操作、編程更簡單、更經濟,而不是更繁瑣。
物聯網時代的廠區安防應連接照明設備、警報器、網絡攝像頭、移動電話和互聯網,為整個工廠提供全天候的保護。如果夜間警報探測器感應觸發,智能識別控制系統將聯動開啟照明設備,照射任何可能的存在入侵者的位置,并在監控中心彈出該位置圖像。監控中心工作人員通過辨認,確保一切無恙。如果是虛假警報,只需重置警報器,報警狀態就可予以解除。
在非工作日時,例如可以在觸控屏上啟動預編程的“假日”模式。安保系統將激活,設定一定的場景,嚇退潛在的入侵者。
二、系統總體框架
對于工廠物聯網安防系統的建設,根據不同的工廠類型及需求,定制出多套“工廠物聯網綜合安防管理平臺”。在工廠內的中控室設置管理中心,配置管理服務器、操作電腦和管理中心機,將管理中心作為整個安防的管理平臺,并兼容可視對講、安防告警、信息服務、泛光照明燈光智能控制、廠區設備及存貨RFID管理.遠程監控訪問、手機RFID停車場刷卡、門禁、廠區一卡通支付系統等智能化功能,同時可兼容后續分期開發的片區,可實現廠區只建一個中心即可管理所有的智能化系統。
在廠區的主人行出人口,備配置一臺圍墻機,實現訪客身份確認控制功能;在工廠的每一個片區管理處,或者每個車間管理辦公室配置一臺可視對講機,可實現訪客與接待人員的可視對講及開鎖,有效控制進入本單位人員的身份;工廠所有主車間,每車間內配置一臺信息管理主機,信息管理主機作為室內智能化平臺,可實現可視對講、安防告警、信息服務、燈光智能控制、視頻監控等功能;各車間可根據需求配置安陸探測器、燈光智能控制設備及相應的模塊。
對于廠區內庫房安全,采用一臺主機與后臺監控中心連接的方式。每臺主機可連接多種報警設備,如使用智能識別技術,可以對庫房內的所有物品實時監控,通過機器視覺技術防止重要物品丟失及物品移動等;使用紅外探測聯動,可檢測非法入侵行為;使用傳感器,可探測火災、粉塵含量。對于主機的任一通道的報警行為,采用網絡方式,直接聯動后臺監控中心,監控中心收到報警信息后,根據報警類型及時分類處理;反饋給廠區保安人員和派出所等。也可通過3G網絡,安全事件將及時匯報到相關重要負責人。
三、系統各模塊組成
1.周界紅外報警模塊
廠區圍墻周界主動紅外探測器,報警控制主機位于廠區監控室。周界主動紅外線報警系統開機(布防)后,探測器自動進入工作狀態,當有人企圖從圍墻及控制區域翻入廠區,就會觸發報警,發出現場話音告警。監控室的報警控制器檢測到現場報警信號后,立即報警,并顯示出報警具體位置,同時彈出視頻監控畫面,確認有人入侵后,值班人員可通知保安等巡邏人員去現場處警。系統具有防剪線、防阻擋、防斷電等特點,安全可靠。
2.智能識別視頻監控模塊
通過智能視頻,實現無人值守監控,對重要物件和重要區域自動監控,發現物件丟失或者有人闖入等行為時,可實現自動報警。不同性能的攝像機具體安裝位置如下:
(1)廠區主出入口安裝彩色高清攝像機;
(2)樓門走道、停車場等安裝超低照度攝像機;
(3)主干道又回、周界圍墻等區域安裝彩色帶全方位云臺一體化攝像機。
所有攝像圖像經網絡連至監控室,經視頻解碼器解碼后顯示在電視墻上。所有圖像均記錄在網絡視頻服務器中,可按日期、時間、路數等查詢,資料查詢方便,圖像回放清晰。帶云臺攝像機可由監控室的三維鍵盤控制以接近360的掃視,對廠區進行監控,并可拉近放大監控畫面,控制區域大,做到重點監控與全面監控相結合。當發生報警時,報警信號可通過聯動送到多功能畫面處理器,聯動攝像機按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當地實時攝像,同時報警畫面直接顯示在報警監視器上,并進行實時錄像。多功能畫面處理器可將重要地點的多個圖像以畫面處理的形式在大屏幕監視器上同時顯示。系統中除采用常規的一些監控設備(監視器、云臺控制器、網絡存儲等)外,系統的控制部分采用智能數字圖像運動跟蹤報警器來實現全自動操作控制,使入侵受保護范圍內的目標一個不漏地被自動記錄,并切換到值班員面前,同時發出聲光報警提醒值班員注意。
3.廠區信息發布系統模塊
廠區管理人員通過服務器提供各種信息,員工可以從中了解到廠區的各種通知和提供的服務,并可以跟廠區員工任意交流,信息化管理也可以深化,例如可以建立BBS論壇,進行網絡VOP視頻點播,廠區內員工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電子購物、網上醫療診斷、參觀虛擬博物館等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
4.車輛出入管理系統模塊
車輛出人管理,是針對建設安全文明工廠的管理需要,以實現廠區內的停車場智能化管理為目標,以達到停車用戶進出方便、快捷、安全以及物業公司管理科學高效、服務優質文明的目的,對提高物業管理的管理層次和綜合服務水平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車輛出入管理采用射頻識別(RFID)方式,給每輛工廠所屬車輛配備RFID卡,在廠區的進出口安裝RFID門禁,對于本單位車輛,自動放行,對于非本單位車輛,通知管理人員處理。
射頻識別技術(以下通稱RFID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或自動識別技術。RFID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具有高速移動物體識別、多目標識別和非接觸識別等特點。RFID技術以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與應用空間,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信息技術之一。它的基本應用原理是在受監控車輛上安裝RFID標簽,在電子標簽內記錄了包括車輛類別、車輛類型.顏色、型號、甚至可以記錄車輛購車年代、上牌時間、車主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等機動車防控所靂的信息,通過固定或移動的RFID讀寫器,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車輛的身份。
將RFID技術與視頻識別技術結合,建立新一代的RFID技術與視頻識別技術相結合的智能監控卡口,不僅改變了視頻識別單一的識別方式,實現了車輛-卡口雙向互動,更重要的是,通過發放RFID標簽和帶RFID讀寫器智能監控卡口的分布建設,能夠形成及時、動態的車輛運動軌跡和準確的時間,結合視頻識別的互動稽核,開辟了廣闊的特種車輛治安防控空間,將極大提高打擊涉車不法行為的精確度和及時性,更好地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和治安安定。
5.倉庫RFID管理系統模塊
對于現在的企業而言,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產品結構越來越復雜,隨之而來的就是如何管理好庫存,RFID技術不但免除了跟蹤過程中的人工干預,已在節省大量人力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這種系統可以大大簡化物品的庫存管理,滿足信息流量不斷增大和信息處理速度不斷提高的需求。倉庫管理系統由業務管理軟件、RFID標簽發行系統RFID標簽識別采集系統組成,這幾個系統互相聯系,共同完成倉庫管理的各個流程。此倉庫管理系統是基于SQL大型數據庫,采用組件或開發的三層結構系統,在此系統的基礎上,在充分理解庫存管理業務的需求后,結合RFID技術,對原有業務流程進行改造和重新設計。優化的業務流程模塊包括收料管理、入庫管理、移庫管理、出庫管理與盤點管理,并繪制了改造后的業務流程圖。將整個倉庫管理系統與射頻識別技術相結合,能夠高效地完成各種業務操作,改進倉庫管理,提升效率及價值。
倉庫管理系統作為工廠物聯網安防的一部分,中心管理人員可通過RFID偵測,無需開箱就可以實現對出廠貨物的檢查,可實現從入庫到出庫或出廠的全程完整監控,確保貨物的萬無一失。
6.安防系統管理軟件模塊
門禁報警:在廠區車間入門的門框上邊中央位置安裝一對門磁,廠區工作人員可用電子鑰匙正常打開大門,如果發生非法撬門,門禁系統會發出報警信號,并通過防盜主機將信號傳至廠區監控中心,監控中心通過平臺報警系統告訴值班人員發生報警的具體位置,中心值班人員即可調度保安人員及時到現場處理。
紅外報警:在容易入侵的大門或窗戶的位置安裝紅外線探測器、玻璃破碎探測器,當可疑者撬門(開門)或破窗想進入時,監控器進入工作狀態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通過監控網絡系統在監控中心平臺顯示出所報警的具體地理位置,中心值班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可通知保安人員及時到場處理,并選擇是否通知公安部門。
火災自動報警:廠區的火災防范一直都是重中之重,通過在車間、庫房等重要位置設置智能型煙感探測器,智能型的煙感探測器與廠區監控中心的防盜、防災監控網絡系統相連。當火警發生時,聲光警報啟動,通知監控中心迅速采取措施,以確保工廠內的生命財產安全。
監控中心可錄入、修改、打印廠區內的辦公室、庫房布局信息,統計、查詢各類信息,建立信息管理檔案。發生報警時可接接警、處警方法、警清性質查找統計各種警情信息,并可以用直方圖的形式統計顯示出各種報警及誤報原因,自動計算誤報率,輔助中心管理,降低誤報,并可在電子地圖上顯示報警位置以及報警種類。
小結
物聯網綜合安防管理系統立足于成熟、經濟、適用、先進、可靠的物聯網基礎技術,與各項公安業務工作緊密結合,采用開放性、模塊化、智能化的體系結構,充分考慮已建系統和擬建系統在應用功能、數據結構、業務流程的高度統一,合理配置資源,依托現有的信息網絡系統和監控中心管理系統,實現整個系統科學、高效、協調的管理與運行,構筑指揮高效、反應靈敏、處置快捷、防范有效、控制有力、操作方便、保障可靠的治安防控體系,實現了“實時監控,聯網布控,自動報警,快速響應,信息共享,監控、威懾、防范與、打擊并重”的工廠物聯網安防管理的效能與目標。